如何增加肌力?預防肌少症的三大訓練方式

「肌少症」是老年失能的兇手,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,伴隨可能造成失能、生活品質下降,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。

肌少症有三個指標—肌肉質量(以SMI 值為基準:男生 < 7;女生< 5.7)肌力(以握力為基準:男 < 26kg; 女 < 18kg)身體活動能力(以行走速度 < 0.8m/s),這三者低於標準時才可診斷為肌肉減少症。

肌少症的症狀

肌少症 (Sarcopenia) 源自於「肌肉」(sarx) 和「減少」(Loss)。在老化的過程中,生理狀況逐漸退化,加上老人帶有多重慢性疾病、身體功能缺損導致不動,加速肌肉量的減少。根據台大家醫科陳慶餘醫師的論文,一般而言,在 30 歲以後, 肌肉量每 1 年減少 1-2 %,60 歲以後,減少的速度遽增。

肌少症發生在約50歲的年紀,近幾年觀察到肌少症年輕化的趨勢(40歲)。許多學員出現生活能力、活動力降低或容易跌倒、易骨折的現象,都很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。此外,肌少症將可能導致慢性疾病、三高、肥胖等機率提高,使生活品質受影響。甘思元教練建議,當有前述疑似肌少症狀況發生時,應去看醫生確認,症狀嚴重將造成全身發電力不足,影響代謝、思考、活動量等。

肌少症的成因

肌少症為漸進性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(肌力及生理活動)降低,可能造成疾病發生率提高、生活品質降低、甚至死亡的症候群。

肌少症的成因多半與活動量不足有關。肌少症成為近幾十年來的熱門話題—以前人類通常在肌少症發生前就死亡(平均壽命50歲),隨著醫學進步人們壽命延長,肌少症的問題也浮上檯面。

肌少症的預防

肌肉量降低使身體的功能受到影響,進而引發行動不便、慢性病等影響晚年的生活品質。不過長輩們在面對肌力不足的情況不必過度擔心,聚焦在補充需要的訓練,即可避免更大的健康風險。

預防勝於治療,防治肌少症,可以掌握以下三點:

一、刺激肌肉、增加肌肉量:在日常習慣上,能跑就不走、能走就不騎車、搭車、能爬樓梯就不搭電梯。在運動安排上,除了平時的活動、散步、有氧運動,也建議安排上健身房做重量訓練、阻力訓練,亦可在家準備啞鈴、壺鈴。做重量訓練要注意品質,確保安全、不要受傷。

跑步亦是很推薦的項目,能夠刺激全身肌肉—跑步能鞏固核心、手臂、保持核心肩頰骨的穩定,增加心肺能力降低老化速度。

二、補充足夠營養來源:多從蔬果中攝取足量營養與維生素、從豆類中攝取植物蛋白,保持營養均衡不過度節食。吃蔬食者植物性蛋白的攝取應以豆類和穀類並重,兩者互補更好吸收。

三、安排良好的修復:好好睡覺、定時休息能修復身體、促使肌肉生成,也是預防肌少症的重要關鍵。

肌少症的量測方法

肌少症的量測可使用握力器,有些里民中心會舉辦肌力量測活動,就是使用握力器。根據2019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 (AWGS),握力男性 < 28公斤女性 < 18公斤,判定為肌少症的標準之一。

另有以下兩種簡易量測法:

檢測肌肉的品質(單位肌肉大小能產生的肌力)—

  1. 坐在穩固的椅子上,雙手抱胸。
  2. 連續快速起坐5次,若能在12秒內完成,表示肌肉品質達標。

日本抗老醫學教授久保明,提供一項初步的簡易自我觀察法──
打開未開瓶的寶特瓶蓋,若覺得有些吃力,握力約為30公斤
打開已經開瓶過的寶特瓶蓋,若覺得吃力,握力在20公斤以下

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有哪些?

在已經有察覺到肌肉量缺乏、低肌力的情況下,這時需要補強阻力的訓練項目,因為在缺乏阻力運動的情況下,長輩們肌肉流失速度比一般成年人快很多。其中,腿部的肌力訓練對長輩格外重要,Paddon-Jones et al.(2004)的研究發現,若臥床28天不活動,長輩腿部肌肉流失速度較年輕人快三倍。

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理事長陳亮恭表示,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心臟衰竭等慢性疾病患者,都可能是肌少症的高風險群。如糖尿病患者會一直耗損能量,因此罹患肌少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。

糖尿病患者是肌少症高風險群是因為粒線體功能不完善,無法正常發電,連帶影響使得體力較差、運動時容易沒體力,而沒有足夠強度的訓練會影響肌肉生成。

預防肌少症的訓練方式

訓練的方式建議以漸進式的阻力訓練來進行,切忌操之過急。對長輩而言,漸進式的阻力訓練即可增加肌肉蛋白質的合成速率(男女皆同),另外,肌肉流失通常伴隨體脂肪增加以及代謝速率降低,因而引發肥胖問題,再因活動力下降增加跌倒的風險。

有鑑於此,在為老年人規劃預防肌少症及體重控制的運動課表時,會以保存肌肉量的前提下進行減重。我們的訓練內容包含有氧和阻力訓練,每次至少持續30-45分鐘,阻力訓練內容包含肌力訓練及爆發力訓練,因為訓練的強度若不到需徵招快縮肌做功的程度,還是會因為快縮肌萎縮造成肌肉減少症。

在強度上,課程編排除了使用”漸進性原則”外,需注意阻力訓練並非有執行就有效果,亦須要在教練的支持下達到”超負荷原則”才會有期待的功效,讓長輩在合理狀況下持續增強訓練強度。

肌少症與憂鬱症

關於肌少症與憂鬱症的相關性,已有大量的研究有相關的論述。台灣體大教授陳俐蓉博士研究指出—將運動的頻率、時間及強度同時考量時,發現僅運動強度與預防抑鬱症相關性達顯著水準(Li-Jung Chen et. al.2012),文中也整理其他文獻對於老人運動的建議,認為每週應執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或執行75分鐘高強度或中高強度混合之運動。

陽明交大醫管所藍祚運博士的研究中,同樣以65歲以上的長輩為樣本,探討休閒活動與死亡率的關係,發現每週休閒活動耗能1000大卡以上才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(50%),若耗能2000大卡以上效果更加明顯(57%),不足則無明顯效果。文中也提出1000大卡是一個運動耗能對於預防抑鬱症的指標。

該研究針對休閒活動的耗能、強度、頻率及時間作論述,結果顯示”總耗能”與”強度”是降低死亡風險的主要因子、較高強度的休閒運動能有效降低抑鬱症風險(Tzuo-Yun Lan et. al.2006)

強度部分,中高強度的運動與死亡率有著明顯的相關性,因此我們主張長輩的運動課表仍應在可接受範圍之下,適度從事強度較高的運動。”有動就好”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觀念。(強度是以 身體活動程度分類標準 做衡量,資訊可在WHO網站及衛生福利部國健署網站取得。)

肌少症與握力訓練

葉長林等(2014)曾指出,手部握力對老年人而言是預測生命的指標之一,也是預測死亡率、失能狀態及術後併發症的重要因子。有鑑於此,在我們的訓練安排中,阻力訓練很大程度上能夠訓練到握力的部分—包含胸推、背拉、坐式硬舉、彈力帶等。除了增加肌力外也可以有效增強手部握力,進而提升老年人的身體機能。

肌少症的迷思

近幾年報章雜誌的大肆報導,讓許多沒有肌少症的長輩們也常把肌少症掛在嘴邊,實在不應過度恐慌。平時就有運動習慣的長輩,只要對肌力、阻力訓練有一定的認知,並且在平時的運動中適時的加入像舉啞鈴、重訓、彈力帶這類的重量或阻力訓練,並且營養吃夠、睡飽睡好覺,基本上是不用擔心的。

另外,人體的復原能力是很驚人的,只要有心在生活中加入運動的習慣,好好鍛鍊、為身體騰出空間生長肌肉,秉持愉悅的心情讓血清素產生,長肌肉並不是難事、肌少症也不是不可逆的。

預防肌少症的運動

彈力帶:訓練向外的肌肉伸展動作(每組做8-12下)

(示範:謝芝平 指導員)

上肢:

彈力帶繞過背部肩頰骨的地方,雙手反抓彈力帶兩側,向前用胸的力量前推

雙腳掌踩在彈力帶上,雙手抓住彈力帶兩側,屈膝身體前傾,用背部的力量雙手向後拉做划船的動作

雙腳掌踩在彈力帶上,雙手抓緊彈力帶兩側,做深蹲的動作(蹲下時可用椅子支持)

雙腳與肩同寬踩著彈力帶,雙手抓緊彈力帶兩側,雙臂前彎(手掌面向自己)

下肢:

彈力帶繞過其中一腳,兩端用另一隻腳腳掌踩著(有點緊繃的適當長度),被繞過的那腳向上抬成90度,做8-12下後換腳

彈力帶繞過其中一腳,兩端用另一隻腳腳掌踩著(有點緊繃的適當長度),被繞過的那腳向後延伸、膝蓋打直

彈力帶繞過其中一腳,兩端用另一隻腳腳掌踩著(有點緊繃的適當長度),被繞過的那腳向前踢、膝蓋打直不鎖死

彈力帶繞過其中一腳,兩端用另一隻腳腳掌踩著(有點緊繃的適當長度),被繞過的那腳向後勾

左右腳輪流,單腳掂腳尖

彈力球(極球):訓練向內的肌肉、旋轉肌群

雙手指腹向內壓球

雙手向上伸展

肱二頭肌夾球

膝關節夾球

兩兩一組大腿內側力量訓練

肌少症營養補充

關於肌肉的營養補充品,網路上流傳一種說法營養素「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」(HMB)可以防止肌肉流失,我在詢問過甘思元教練及營養師後,得到以下彙整:

Q: 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 HMB 是什麼?

A: 這是白胺酸 (leucine) 的代謝後的產物,動物實驗發現可幫助肌肉修復、增加肌肉量,但需要吃超過正常人可食用的量,才能達到效果,進而去研究若直接補充,是否有幫助。

Q: β-羥基-β-甲基丁酸 HMB 是否增加年長者的肌肉量?

A: 目前證據看起來有爭議,我看到支持的回顧型文章,作者們有收保健食品廠商的贊助,或是有長期合作關係,且文獻年代有點久遠 (2013年發表)。當時建議量是每天3g,三週後才會看到效果,且對健身新手比較有效,若運動量維持不變,效果有限。

近年發表的回顧行文章 (2022),此篇作者與廠商並無利益關係,且他寫的主題是針對一般年長者 (不一定有在運動),發現補充HMG對增加肌肉量沒有顯著幫助。

肌少症建議菜單

早餐:能量早餐燕麥罐(燕麥片、豆漿、香蕉、奇雅子、可可粉、枸杞或蔓越莓乾或葡萄乾)

午餐:鷹嘴豆排三明治(鷹嘴豆排、番茄、萵苣、苜蓿芽/豌豆嬰)

晚餐:馬薩拉燉菜 (鷹嘴豆、番茄、白花椰、糙米飯)

早餐:米丸子 (香菇、胡蘿蔔、毛豆、醃漬小黃瓜、芽菜、烤根莖蔬菜-南瓜、地瓜、糙米)

午餐:散壽司 (酪梨、檸檬汁、紫高麗、香菇炒胡蘿蔔、煎板豆腐、薑黃飯)

晚餐:南瓜豆包飯

參考資源

台大家醫科—陳慶餘醫師

甘思元教練 健護課程

急性與慢性、該看哪一科?

Linda Hsieh
Linda Hsieh

謝芝平(琳達/林妲)

熱愛飲食營養(全植物飲食)、運動(跑步、重訓、舞蹈)。擷取身心醫學、哲學與認知語言學概念規劃RePresent溫柔讀書會,並以商學院case study的訓練方式導讀讀書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