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根本飲食法」,又名「意食」
是一場飲食的革命,回歸飲食的基本點
喚醒我們飲食並非只是為了身體需要,重新連結飲食與心靈的價值
— — 李宇銘 {根本飲食法}
「意食」的由來
飲食方法總是不斷汰舊換新,從低脂、低碳、阿金、地中海到前幾年的生酮、間歇性斷食等等,到底誰說得對?到底哪種方法最適合自己?
來自香港的知名中醫博士李宇銘於2019年四月出版的這本「根本飲食法」以宏觀性的視野看待飲食,提倡提升身體與心靈健康的終極飲食原則,包含了俗稱的「正念飲食」。
如果你已經被各種飲食法搞得暈頭轉向,很推薦你參考李博士的書。「根本飲食法」強調 選擇適合自身所需的食物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。往往我們聽從營養知識去選擇食物,但就算營養知識經過科學研究,也只代表這食物適合大部分的人,但是否適合你這個獨特的個人?是否適合你現在的身體狀況?研究中的食物與你攝取到的食物品種、內含營養是否有差異 等問題都有待查證。
李博士在書中說:「當把問題具體化,落實到個別的食物或者個體化的人身上,這食物是否適合我 的問題就變得難以用科學去回答,科學上也只能用機率去說,而無法萬全。」
「做自己身體的主人,每一個人的心,也擁有強大的能力,可以判斷什麼食物最適合我,心會幫助你做出最佳選擇。這種能力,在人生過程會經常變化,例如孕婦懷孕時會特別想吃某一類食物、喜歡吃酸味的,這是由於懷孕時容易氣血不通,影響胃口,多吃酸的食物可以醒胃促進消化。」
意食 的三種概念
書中也介紹了三個意食的方法:正念飲食、覺知飲食 與 直覺飲食:
一、正念飲食:包含三個部分,「當下」、「專注覺察」與「不批判」。
二、覺知飲食:強調心的覺知能力,進食時專注在各種感官上、用心感受食物帶來的滋養能量。
三、直覺飲食:直覺,就是心的直接感知能力,也就是所謂「心識」。
直覺與覺知的細微差異,在於覺知是指心中的感受和意念,而直覺除了有覺知的涵義外,更多了行動的層次,有直覺就可以讓我們作出對應的行動與判斷。
有趣的是,作者提到採用「直覺飲食」時,要分清楚喜好是真心的想法,還是後天的學習所干擾的?例如一個人不喜歡吃苦瓜,這究竟是真的天生味覺,還是因為我們後來學習到苦就是不好的?也就是分辨這個感受是從心而來的,還是從腦而來的?
隨著年紀越長,我們往往對食物起了分別心:覺得苦味不好、酸味不好,或者軟糊糊的東西不好。
這時候可以提醒自己,保持正念的心看待飲食;用一顆單純的心,去觀察這個世界、享受這些感覺,「其實意食正是回歸孩子的心,用最簡單的心去進食,讓人生每一刻都有驚喜。」
意食的根本法則
「練習意食能夠培養認識自我的能力,而不是透過頭腦學習知識去選擇食物,掌握意食的法則,可以幫助人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快樂。我們對食物的選擇一直以來被捆綁著,需要依賴外在的知識、權威,來告訴我們怎樣選擇,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像所有動物一樣,相信自己能夠有選擇食物的能力?」
上天賜予我們精心設計的身體,我們更應好好照顧這個神聖的殿堂,用意食的心態,善待自己的身、心、靈、培養自我療癒的身體本能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Apple Podcast/ Spotify 搜尋「英文說書人」
RePresent 溫柔讀書會 臉書粉絲頁
IG
Linda的料理、畫畫創作空間:representbylinda
Linda的個人ig:linda.lett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