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失調的類型
最常見的飲食失調類型包括厭食症、暴食症及暴食症候群。
- 厭食症(Anorexia Nervosa):特徵是極度限制食物攝取、對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及扭曲的自我身體形象。患有厭食症的人通常即使嚴重體重過低,仍會認為自己過胖。此狀況可能導致嚴重的體重減輕、營養不良及潛在的生命危險。
- 暴食症(Bulimia Nervosa):此類型包括暴食和補償性行為(如催吐、過度運動或濫用瀉藥)交替進行。暴食症患者的體重可能相對正常,這使得這種狀況不易被察覺,但其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危害同樣嚴重。
- 暴食症候群(Binge Eating Disorder, BED):特徵為無法控制的過度進食,通常伴隨著強烈的內疚感或羞恥感。與暴食症不同的是,暴食症候群患者不會定期進行補償性行為,這可能導致肥胖、心臟病等健康問題。
飲食失調的成因
飲食失調(如厭食症和暴食症)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來自於生物、心理和社會因素的複雜相互作用。
- 生物因素:基因在飲食失調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擁有飲食失調家族史的個人可能更容易患病。此外,大腦中調節情緒和食慾的化學物質失衡,也可能導致這些病症的出現。
- 心理因素:許多患有飲食失調的人會經歷低自尊、完美主義或對控制的強烈需求。創傷經歷(如虐待或霸凌)以及焦慮、抑鬱或強迫症(OCD)等心理健康問題,也可能引發或加劇飲食失調的行為。
- 社會和文化因素:社會對理想化體型的壓力,通常由媒體和文化規範所推動,會極大影響一個人對食物和自己身體的態度。在強調瘦身或特定體型的職業或運動中,患飲食失調的風險更高。社會比較、節食潮流及同儕影響也可能導致不健康的飲食模式。
雖然每個人的成因可能不同,但這些因素的結合通常會導致深層的身體形象、控制及情緒健康方面的掙扎,使治療過程變得複雜但至關重要。
生物因素
生物因素在飲食失調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,但它是與心理和社會影響共同作用的一部分。研究表明,基因可解釋約50-80%的飲食失調風險,特別是在厭食症和暴食症病例中。幾個關鍵的生物影響因素包括:
1. 基因傾向:具有飲食失調家族史的人更容易發病,這表明遺傳成分的存在。雙胞胎研究顯示,同卵雙胞胎相比異卵雙胞胎有更高的飲食失調一致性,進一步支援了基因聯繫。
即使研究數據說基因可解釋約50-80%的飲食失調風險,以實際層面來說它的影響可能比你以為的還少。
還記得國中生物課本上,顯性與隱性基因的表現基因組配對出來,會說是百分之多少的機率會有美人尖、百分之多少的機率能卷舌尖—基因顯隱性性徵的顯現是像光譜般,並非單純的二元選擇,而是一個受到多方面影響的過程。
環境、個人的生活經歷、情感反應和外在壓力往往在影響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,這是好消息—我們不必什麼都責怪基因了。
2. 神經生物因素:與情緒、食慾及衝動控制相關的腦部化學物質:如血清素、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。血清素水準的中斷常與焦慮及強迫行為相關,而這些行為可能影響飲食失調。
3. 大腦結構與功能:研究表明,飲食失調患者在某些大腦區域(特別是與獎賞機制、自我控制及身體感知相關的區域)結構及活動上可能存在差異。下丘腦(調節飢餓與飽足感的區域)在這些患者中也可能功能異常。
事實上,提到飲食失調的成因,多半人罹患飲食失調都跟罹患憂鬱症有高度的共病率,兩者之間有著心理和生物機制的重疊。
在這篇文章的後面,我會談談我憂鬱症的那幾年,走過的飲食失調經驗。首先,先讓我們來聊聊飲食失調與「控制」。
飲食失調的心理機制—控制
「控制」的心理是許多飲食失調的底層議題。對於飲食失調患者來說,通過控制食物攝取、體重或體型,往往成為一種重新獲得權力或穩定感的方式,特別是在他們因外在壓力、情緒動盪或混亂的環境感到不堪重負時。以下是控制在飲食失調中具體表現的幾種方式:
- 對身體的控制:
許多厭食症或暴食症患者感受到強烈的壓力,試圖達到社會或個人對瘦身的標準。通過控制食物攝取或體重,來獲得對身體的掌控感,認為這將幫助他們實現理想的外貌。儘管這種行為對健康有害,卻因為這種控制帶來了成就感而得到強化。 - 應對情緒困擾:
對一些人來說,飲食失調成為一種用來管理焦慮、抑鬱或創傷等內在情緒的不健康應對策略。當生活的其他領域變得無法掌控時—無論是家庭關係、社交生活或學業壓力,創造出一種秩序與自律的假象,來應對內心或外界的混亂。 - 完美主義:
許多飲食失調患者表現出完美主義傾向,為自己設定了嚴格且往往難以達到的標準。控制食物攝取及達到某種體型是這種完美主義心態的一部分。他們可能覺得如果能控制自己的體重,其他個人或社會目標也能實現。於是,飲食失調成為追求“理想”自我形象或生活方式的控制手段。
在這種情境下,飲食失調不僅僅與食物或身體形象有關,而是深深植根於控制和情緒調節的問題中。控制飲食和體重的需求成為了管理各種困難情緒、不安全感或外界壓力的方式。然而,這種控制感通常是虛幻的,並且會導致自我傷害、孤立及情緒困擾的惡性循環。
改變的可能?飲食失調的應對策略
飲食失調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著毀滅性的影響。身體上,它們可能導致營養不良、免疫系統減弱、心臟問題、消化不良,甚至在嚴重情況下導致器官衰竭。心理上,飲食失調會加劇焦慮、抑鬱、社會隔離及自尊心低落。
對於厭食症患者,極度限制飲食會導致嚴重的體重減輕、肌肉萎縮,甚至可能致命。暴食症可能引發胃腸問題、脫水及因頻繁催吐而導致的牙齒腐蝕。暴食症候群則可能導致肥胖、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。
飲食失調的克服並非一招半式就可應對,因其成因的複雜,治療飲食失調通常可包含心理、醫療護理、營養諮詢或認知行為療法(CBT)等介入方式。
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識別並改變有害的飲食、身體形象及自我價值相關的思維模式。家庭治療主要針對青少年,讓家庭成員參與其恢復過程。醫療護理在於解決飲食失調引起的身體健康問題,而營養諮詢則幫助患者重建與食物的健康關係。
來自親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,因為飲食失調往往令人感到孤立。不過核心的關鍵還是在個人—是否能夠透過調整思維模式、生活習慣、飲食營養及運動等方式,把自己扶起來。
我的飲食失調經驗
我在21歲到28歲之間,一直是個受到社會價值影響的女性,認為一定要維持在適當的身材,也容易受身邊同儕的食量影響進食的慾望,體重一直在39~45公斤之間(現在回看以前的照片才驚覺是不是有點厭食?)
2023年,是我極度憂鬱且焦慮症同步發生的一年,我在半年內增加了13公斤,一整年下來胖了20公斤。嚴重影響我對自己的觀感、自信和身為女性的自尊。
後來上網查資料得知,憂鬱症患者的某些大腦區域,如前額葉皮質、杏仁核和海馬體,可能會出現結構性改變。這些區域與情緒調節、壓力反應及決策能力密切相關。當這些區域功能異常時,可能難以有效處理情緒壓力或管理食物的需求,進而導致飲食失調。
此外,當進食成為了生活中唯一宣洩的出口,吃東西成了一種自我安慰、獲得控制的方式,卻又對身材超過標準的自己感到充滿嫌棄與罪惡,加劇了飲食失調的惡性循環。
說是怎麼走出飲食失調的,還是回歸到生活型態,當我開始規律的早睡早起、重新找回運動習慣後,憂鬱和飲食失調的症狀有大幅改善。
其中,開始重訓這件事幫了很大的忙。我從2023年底開始規律的找一位朋友訓練,在重訓的過程,找回自己的力量、交新朋友,同時維持好跟自己的關係。
不僅如此,這項興趣讓我認識了更多人、也開發了我的潛能。我在今年八月拿到了我的第一張健身教練證照—中華民國體適能健身協會核發的 體適能健身C級指導員證照。
下回來寫一篇,我的重訓故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溫柔空間podcast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m0jn2ceu0col01rx9xeifyrg/platforms
RePresent 溫柔讀書會 臉書粉絲頁
IG
Linda的料理、畫畫創作空間:representbylinda
Linda的個人ig:linda.lettice